首页 > 诗文 > 关于山水的古诗

山水

共收录〔1397〕首关于山水的古诗

本页收录的有关山水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热度排序,通过这些山水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诗词名家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有关山水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从化山水六咏 其一 刘仙岩

明代黎民表

羽驾今何往,丹梯迹尚存。窌藏金粟暗,书积紫苔昏。

秋水沦妆镜,春风掩洞门。空山人不见,白露湿兰荪。

题画山水歌

元代郑东

君不见谢康乐,短面长髯瘦如鹤,作郡安能弃丘壑。

又不见鸱夷子,属镂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烟雨。

题卫明铉山水小景为管伯铭赋

元代郑东

故人招我雁山傍,更入秋云结草堂。至今未满李徵士,白首犹贪著作郎。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四

明代黎民表

瓣香丞相祠,行舟时一驻。阴风起松籁,还作青螺雨。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二

明代黎民表

曹溪传去后,白足老空山。若论心是佛,谁此置禅关。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六

明代黎民表

羊裘无客星,桐江尚名里。下有清浅流,亦似新安水。

从化山水六咏 其二 石鼓楼山

明代黎民表

片石横江浒,危亭驾泬㵳。山烟初幂树,溪水欲平桥。

游女思捐佩,佳期托采萧。登临意无限,猿狖响山椒。

从化山水六咏 其四 太平寺

明代黎民表

为有云房约,来探不二门。雨花临近砌,山翠落前轩。

赞佛还听偈,看心本息言。未能超忍辱,聊此涤烦喧。

从化山水六咏 其三 曲江

明代黎民表

山色晚幽幽,清溪独放舟。轻风低舞蝶,急雨应鸣鸠。

鸡犬桃花岸,人家杜若洲。故园春服好,应不厌经游。

题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图

元代张仲深

津涂冉冉涌红尘,何处深山别有春。把钓未闻辞汉客,过桥多是避秦人。

渚蒲短短船头出,云树深深眼底新。果使林堂如画里,千金买宅也为邻。

从化山水六咏 其六 杨溪洞

明代黎民表

远岫横丹穴,危梯倚玉虚。长生留秘诀,清隐阅仙书。

舄本凫飞后,羊知石起馀。沧桑那可测,惟见化城墟。

从化山水六咏 其五 龙潭

明代黎民表

侧足应防险,沈竿讵测深。神珠浮沼面,宝剑坠潭心。

草树涵秋碧,烟萝翳夕阴。欲知霖雨意,肤寸起遥岑。

题画山水

元代张昱

溪回岸影深,山迥溪声响。独有溪上人,扁舟自来往。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

元代徐贲

任昉台前记别离,阖闾城外哭君时。今朝孤馆看图画,万水千山不尽思。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元代徐贲

大髯袖中有庐岳,岚气喷人寒色薄。

出赠生绡一幅图,云是小髯之所作。

题小山水景(二首)

元代吴志淳

小舟何处问通津,二月东湖柳色新。

老向天涯频见画,一枝曾折送行人。

题小山水景二首 其一

元代吴志淳

十年小隐在青山,喜有东湖屋数间。门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浑似钓舟閒。

题王季重读书佳山水楼

明代张家玉

书城何处拥芸扉,江上青山独振衣。碧涧时浮墨花出,白云长绕翠毫飞。

问奇客至抽玄草,报午猿啼过翠微。却忆匡君兄弟好,搴帷曾共采苓归。

题元晖山水

元代吴克恭

江上江云漠漠寒,有时带雨过层峦。只愁海岳庵前路,水没黄沙鸭觜滩。

德符侄请为汪时勉题谢廷循山水图

明代陈烓

扶桑日出高千丈,闭却衡茅谢尘鞅。烟篆渐消石髓香,每忆丹青惬幽赏。

小阮叩门持轴来,披图一玩烦襟开。云是汪君最潇洒,博古重文亦妙哉。

山水小景

元代吴景奎

秋满西山爽气多,山人帷箔卷烟萝。清溪只在云林外,夜半月明闻棹歌。

别少山水部至吕梁宿酣始解因忆轩中山石有寄

明代尹台

豪吟别尔看花筑,醉里浑忘下濑船。片雨忽听河岸侧,数峰犹忆石梁前。

误疑五老虚江雾,却问三神失海烟。相望彭城成阻绝,令余长兴独翻然。

雨集少山水部新轩

明代尹台

水部新轩敞,芳樽映雨开。竹枝交乱草,花片渍深苔。

檐溜洪梁落,槛峰禹碣来。相将娱夕暝,豪意豁深杯。

题县主山水画 其二

明代庄昶

水旆山幢到眼真,丹青笔手压红尘。休衙午睡千峰面,江北江南一样春。

题陈瑞山水画

明代庄昶

万里江山陈瑞画,白头开眼定山村。谁人得与青天阔,独有孤帆岛树痕。

赵文敏公山水为董竹林山长题

元代王逢

何山弁山秀可掬,上若下若蘋苕绿。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

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

赵善长山水

元代王逢

画师今赵原,东吴谅无双。寸毫九鼎重,乌获力靡扛。

翠树拥羽旂,深崦敞云窗。参差见罍斝,不无酒盈缸。

题赵善长为李原复所画山水

元代王逢

日光青寒杀气白,山童林髡水缩脉。城舂堕指【扌朱}送馁,莽苍坤舆大宵宅。

齐东赵原吴下客,辞荣养母韩康伯。酒狂忽忆雍熙时,画法荆关海岳窄。

题杨司农宅刘伯熙画山水图

元代赵孟頫

移得山川胜,坐来烟雾空。窗中列远岫,堂上见青枫。

岩树参差绿,林花掩冉红。鸟飞天路迥,人去野桥通。

题山水卷

元代赵孟頫

霜后疏林叶尽乾,雨馀流水玉声寒。世间多少闲庭榭,要向溪山好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