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的成语故事


临危受命

拼音lín wēi shòu mìng

基本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受命的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理朝政。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出征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说自己临危受命,为了匡复汉室大业,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临危受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引鬼上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反唇相稽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正人君子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