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山坡陀行

山坡陀行

[宋代]:苏轼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山坡陀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斜坡山冈啊下入江,山崖陡直啊被荡漾水波撞击后,好像一堵斜墙。

松树曲折啊百尺旁荫,挺拔的树干使千岁蘸惊哀。

我上面见不到太阳啊下面可有依靠,牵引着我凭拐杖行走啊是家僮也是学生。

我遥远地望见啊水里附于山体如箸的东西,是挺立修长的长者、穿着草服和羽服的道士。

瀚海般舒身仰卧,盘石般两腿张开坐着啊,有基稳固不会动摇,四面空旷无人啊连饥饿都忘掉了。

仙人偃俭自言他居住在仙境,一天一夜飞行往来不计次数。

你叫他开口说话啊,难道只有那无边的银河惊怖我心。

沉默不说话啊,如蹇昭氏之不鼓琴。

蹇昭氏安然地能使山河和日月长在,假若有贤人出世啊,梦里的仇池山是我的归路。

这不是狭小之地啊,噫嘻乎我怎么乐此而不去?

往日我游于葛天之地啊,身份不同陶氏人,还是难和他们和谐同趣。

飞升到那辽阔的部落不大吉祥啊,车夫悲叹我马有情意。

姑且逍遥啊从容闲适放任生活,沐浴我的头发啊于兰渚。

我认为世事啊千年出一圣人犹如一时之事,余行路曲折啊真正了解的人稀少。

峨峨洋洋啊我才快活啊,我好比船归属于水,鱼游鸟举也不感觉到。

不必每一思念随意实现,应和我之音好似乐声,排位如此高之人啊乐人钟子期。

注释

坡陀(tuó):山势起伏貌。

颓(tuí)墙:倒塌的墙垣。

茀(fú)律:曲折貌。

葛:植物名,落叶木质藤本。

汦(zhǐ):此同“坻”。

澣颐(huànyí):澣,同浣。颐,指下巴。簿颐犹言洗脸。

偓佺(wò quán):古传说中的仙人名。《神记》:“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能飞行。

仇池:山名。在甘肃省,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噫(yī)乎:叹词。表示慨叹。

葛天:传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怀:怀恋。

容与:从容闲舒。此句全用《九歌》。

晞(xī):晾干,《九歌》:“ 晞汝发兮阳之阿。”

诘(jié)曲:屈曲,屈折。

峨峨洋洋:本形容音乐高亢奔放,此形容欢乐之态。《列子·汤问》:“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341-1344页

山坡陀行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是年,东坡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宿龙光寺,与岭上老人话旧。至岭巅,观浈水,作《山坡陀行》赠给他。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341-1344页

山坡陀行鉴赏

  第一层,写登大庾岭巅,观浈水,借史叹息不幸人生。“山坡陀”、“下属江”描绘岭的形景。“势崖绝”、“游波所荡如颓墙”,描绘水的势态。“松弗律”、“百尺旁”,描绘山水问的松貌。即景联想,追述历史,发出惊叹。接着写梦中的自我:“上不见日”,“下可依”,老了只有帮助“曳杖”的“吾僮”亦是“书随”。词人仿佛是“水中溉”,是“颀然”“长者”即“黄冠而羽衣”道士,是“擀颐坦腹”,“盘石箕坐”,是“山亦有趾安不危”,快活地过着“四无人兮可忘饥”的悠静生活。

  第二层,幻想、追求仙境及仙人偓佺。一开头就以仙人的口气自报家门:我“仙人偓佺”,居“瑶之圃”仙境。论本事,“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一“开口”,“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蹇昭氏”“不鼓琴;论寿命,“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绍介“仙人俚俭”的“瑶之圃”,我将视为“梦中仇池”,梦中“归路”和归宿。这的确是广阔的仙境,“我何以乐此而不去”。除此,还有其它乐土,词人追慕偓佺,欲走仙人之路,显然是对召用无望的自我嘲笑。

  第三层,写梦中神游、人生追求与晚年向往。一开头用“昔余游”三字,仿佛神话般的世界,也许是词人曾经有过的梦寐以求的幻境神游之地。“游于葛天”和“陶氏”这些古老部落——桃花源般的世界。尽管“身非”葛天、陶氏之民,但与他们“犹与偕”。在神游中遇到去理想国“乘渺茫”,“良未果”,“仆夫悲余马怀”的不悦花絮,但词人仍放任前行,“聊逍遥兮容与”,“唏余发兮兰之渚”。由此显然看出词人所追求的是歌舞升平的乐土与愉悦放旷的晚年生活。同时,他深深感叹人生道路极其艰难:“千载一人犹并时”,昙花一现,“余行诘曲”,世人“知余者稀”。这是东坡的自信、自谦而又自卑之词。最后六句,词人仰天长啸,随缘放旷:“峨峨洋洋余方乐”啊,如系舟于水,如“鱼潜鸟举亦不知”。似觉自由了,解放了,物我相忘,清净无为,可谓高山流水觅知音:“应余若响”的钟子期——仙人俚俭。如梦,如醉,召用无望,只好以仙道来寄寓晚年归隐情怀。

  此词全部采用神话之笔,史故之典,传达出词人晚年召用无望的无奈而求助于仙道的梦幻情调。名为写“山坡陀”,实际寄寓着他的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与矢志不渝的晚年美好追求。全词道话色彩特浓,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愫,是东坡继承与发展楚词与屈风的另一特色。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又以永锡难老为韵 其四

宋代刘一止

长松倚青壁,千岁身不老。下顾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愿言雨露甘,馀润及枯槁。耿耿心自怜,得荫苦不早。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

宋代张宪

三月西山道,春风平则门。绣鞍红叱拨,毡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壶瓶借火温。醉归杨柳月,绿雾掩黄昏。

题桃源手卷

宋代陆文圭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大茅峰四绝句

宋代陆文圭

羊肠九折路盘岖,不觉胜身上太虚。

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旱回车。

次韵张仲文雪中见寄

元代叶颙

万境无声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东。溶溶不夜梨花月,衮衮长春柳絮风。

儿女浅斟金帐酒,英雄方建铁城功。池边鹅鸭休惊扰,恐混军声耳为聋。

沈阳村居西轩即事 其一

多隆阿

村边古木绿阴交,已老榆钱匝地抛。草醉浓烟鸠唤雨,泥黏落絮燕营巢。

懒过韨井嫌尘扰,静闭斋门待客敲。何处风筝游线断,翩翩落上杏花梢。